气魄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气魄文学 > 大鉴定师 > 第九百九十三章 东都书道联盟

第九百九十三章 东都书道联盟

第九百九十三章 东都书道联盟 (第2/2页)

“哦,原来是这样,麻生会长,感谢你能够到这里迎接我们。”范老的眉头稍稍舒缓了一下,笑着对麻生千明说道。
  
  “范会长,能够迎接你们,这是我的荣幸。”麻生千明再次鞠了一躬,将姿态放得很低。
  
  看到了这麻生千明的模样,陈逸不由一笑,小岛国人这种爱鞠躬的习惯倒是和传闻中一模一样。
  
  范老点了点头,然后指着旁边的袁老说道:“麻生副会长,先为你简单介绍一下,这是我们岭南书法协会的袁副会长,同时也是岭南画派的当代传人。”
  
  “袁副会长,你好。”麻生太郎再次鞠了一躬,然后与袁老握了握手。
  
  随后,范老向着麻生千明介绍了几位书法协会的领导层,然后指着站在旁边的陈逸说道:“麻生会长,你身为小岛国东都书道联盟的副会长,我想,这位年轻人,你应该认识吧。”
  
  作为与华夏邻近的小岛国,如果连华夏书法界最新崛起的年轻人都不认识,那么可以说明小岛国的消息是多么的闭塞。
  
  麻生千明抬起头看了看陈逸,面上一下露出了惊异之色,就像范老所说,身为小岛国书道联盟的副会长,他也时常关注着华夏书法界的信息,以便于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。
  
  所以,这位在华夏最近两年一举成名的陈逸,他怎么能不认识呢,他现在都很清楚的知道,陈逸第一次书法扬名,是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。
  
  在这次拍卖会上,陈逸所拿出来的章草《杜甫诗册》以六百二十万港元起拍,最后成交价格达到了一千一百万港元,约合人民币八百八十万。
  
  更让人吃惊的则是第二幅书法,是陈逸所临摹出来的王羲之小楷《黄庭经》,王羲之是华夏著名的书圣,亦是他们小岛国书法爱好者最为推崇的书法家。
  
  当年小岛国派遣使者到华夏大唐学习,最后从唐朝带回了大批王羲之的仿迹,对于王羲之的喜爱,小岛国人可以说是现于言表,亲热的称呼王羲之为大王,其子王献之为小王,承继二王骨风的,是平安朝的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和尚,这个人正是与嵯峨天皇和橘逸势并称为平安三笔。
  
  这幅由陈逸所临摹出来的王羲之小楷黄庭经,他也曾经看过一些图片资料,上面的骨风与王羲之简直是一模一样,里面存在着王羲之浓郁的笔意,更是让现场所有收藏家,为之惊叹。
  
  最后,这第二幅书法同样以六百二十万港元起拍,成交价却是高达二千万港元。
  
  这一次拍卖会,奠定了陈逸在书法界的地位,也使得其在华夏民众中的名气越来越高。
  
  在接下来的柴窑拍卖会上,同样有着陈逸书法的出现,这幅书法,不是草书,不是楷书,而是行书,还是一种尚在创造阶段,而没有成熟的新行体。
  
  创造一个新的行体,这种难度,可谓是犹如登天一般,除了古代的一些诸如苏轼等书法大家之外,其他的书法家,根本没有能力创造出一个新的书体,随着朝代的变迁,到了明清两代,基本上再也没有新书体的出现。
  
  创造出一个新的书体,根本不像他们小岛国人对书道的创新那么的简单,这必须要有着深厚的书**底,对两种要融合的书法极为了解,或许才有那么一丝可能。
  
  华夏所有书法家做不到,他们小岛国的所有书法家,同样做不到,因为这只有书法大家,书法大师才能够做到的事情,而现代社会中,根本产生不了书法大家,更不用说是书法大师了。
  
  最后,这一幅尚在创造阶段的行法,以一千万人民币成交,再次让陈逸的书法水平,被许多人得知。
  
  到了后面,他听说陈逸的一幅行法,曾经岭州古玩交流会上出现过,听一些人说,这幅书法上的行体,比之前有着极大的进步,距离成熟越来越近,只是很可惜的是,他并没有看到。
  
  事至今日,陈逸的书法,基本上没有再出现过,他也无法得知这个行体的创造,进行到了什么阶段。
  
  对于陈逸的到来,他非常的惊异,他们书道联盟之前也曾想过岭南书法协会会请陈逸过来,只是最后讨论过后,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,因为以陈逸现在的名气,不是那么容易请得动的,可是现在,陈逸却站在了他的面前。
  
  ps:感谢看闲书人老大的两万打赏,再次感谢冰酿绿茶老大的万赏,绿茶老大六连万赏,成就宗师,霸气无比,冰火拜谢两位老大的厚赐,感谢所有一直支持本书的藏友。(未完待续!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和离后,神医王妃野翻全京城 十八道金牌追令,开局混沌道体! 越界心动 Apop之我在首尔当外教 NBA:开局满级力量,库里被我惊呆了 娇软美人在末世封神了 龙族:从西游记归来的路明非 赘婿出山 泥泞 股神传奇